收到录取通知,却想复读或出国,凭什么就算失信行为?丨今日话题
作者/王阳
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却不去大学报到,这算不算失信行为?对此,很多民众与教育部门的理解不太一样。
在我国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下,被录取却不去上大学,就意味着浪费了一个享受高等教育的名额,间接挤掉了一个本可以被录取的考生。
一些学生爽约,不去大学报到,确实有合理的理由。有关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制度改革,既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又不会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
高考后,很多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收到了录取通知,却没有去上学。近期,河南省出台惩罚规定,如果这类考生第二年继续参加高考,将限制其高考志愿填报数量,最多只能填两个。考生失信事实也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可以拒绝录取失信考生。对此,很多考生和家长很不满,高考之后,是按成绩上大学,还是选择其他道路,比如复读或者出国,不应该是考生的自由吗?怎么不上大学还会被罚呢?
放大学的鸽子,合适吗?
近年来,有不少考生,已经被大学录取了,却没有乖乖地去报到、上学。其中,名校被放鸽子的概率通常比较小,很多一本高校平均100个被录取的考生里大约只会有一两个人不来。比如南昌大学,平均每年新生报到率均在98.5%以上,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几十名新生不来报到。
而那些非重点、不知名的院校,被学生“放鸽子”的情况就比较严重了,很多学校的报到率都曾处于90%以下。专科院校就更惨了。江西省一位高校招生部门的老师就曾说:“高职(专科)院校报到率能达到85%-90%已经算是非常高了,一些民办高职(专科)院校的报到率甚至只有70%左右”。据报道,由于高职(专科)院校新生报到率太低,一些学校到了9月中下旬仍在组织生源补报。
并不是每个被大学录取的考生,都会来报到
其实,不光中国,国外也有很多学生,被大学录取了也不去上,甚至有的人,考上哈佛了都不去上。据统计,2014年哈佛大学录取了2045名本科新生,但只有1654人注册,还是有近400人没来上学。 然而,哈佛已经是当年美国综合型大学里新生报到率最高的大学了。
有的人,考上了哈佛,都不去
对于这种“爽约”的行为,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大学我考上了,去或者不去,是我自己的事情。然而,官方的逻辑却与此完全不同。某位教育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就说:“高校录取通知书与请柬是完全不同的,录取通知书在发下来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即填报。你不填报,学校是不会录取你的,在这一点上,高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也就是说,高校把通知书发到你手上,是因为你先做了一个申请,但是最后你又不来,这等于是你先答应了,最后却失约,毫无疑问是不讲诚信。”
为了整治这类所谓“不讲诚信”的行为。很多地区都付出过行动,除了河南这次惩戒“失信考生”的措施之外,河北、湖北、内蒙古等省份也都曾出台政策,将考生放高校鸽子的行为记入考生的个人诚信档案。还有专家提出建议,如果放弃报到的“爽约”学生次年参加高考,可以将其考试成绩降低一些分数,再投档。
在现行规则下,被录取了却不去上大学,等于坑了另外一个学生
对于为什么要惩罚所谓的“失信”考生,河南方面的解释是,这种“放鸽子”的行为,浪费了招生计划资源。
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也透露出很多省份十分讨厌“爽约考生”的原因——其实与诚信问题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在现行的制度下,如果一个被录取的考生没有去报到,那他的这个入学名额就会被闲置浪费掉,同时还会有1名考生因成绩稍弱被拒之门外,被拒考生的求学路也因此改变了。
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上大学,尤其是上本科的名额,不够分
曾有过一个极端的案例。来自广西钦州的吴某,为了考清华,参加过10次高考,一共9次被重点大学录取,而他放弃了前8次。这8个招生名额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这些高校每年在大多数省份投放的招生名额都不多,比如北京大学去年在吴某的家乡广西,给的名额就很有限,最后一共才要了81个人。试想,如果你去年在广西参加高考,和一个人竞争北京大学的入学名额,最终那个人考上了,而你被他挤掉,正好是第82名,不幸以一名之差落榜。这时候那个人突然又说:“我不去北大了,让这一个名额浪费吧”。这个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北京化工大学招办主任赵静也表示:“从大学招生部门的角度,我真的心疼那些被放弃的录取名额,如果这些名额投放给西部的学生,那对于他们的家庭而言,可能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此外,如果一个省份的录取名额被浪费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使院校在第二年为该省投放录取名额的时候不那么积极。河北省招办的工作人员曾表示:“作为生源大省,我们每年都要求院校尽可能多地投放计划。但新生不报到让我们很为难,有的学校说:不是不想给计划,而是给了计划,你们省的学生考上了却不来。我们费尽心思上门要计划,考生却不去报到,第二年我们跟人家怎么要呢?”
查阅资料,我们还可以发现,那些罚“爽约”考生罚得比较厉害的,主要集中在高考本科录取率比较低的省份。比如,江苏就曾出过一个特别狠的政策,据《扬子晚报》报道,多年前,江苏曾规定,如果考生在上一年度被高校录取但不入学报到的,第二年将不能参加高考报名。
这条规定因为太过极端,已被废止。但它可以表达出很多省份的心情——因为高校的录取名额本来就非常不够,所以格外难以容忍浪费录取名额的行为。
既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又不能让教育资源被浪费
然而,站在很多考生的角度上讲,爽约大学,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
根据首都经贸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的统计,新生逾期未报到的原因中,占前两位的分别是复读和出国留学——有人考得不好,或者志愿填的不好,想复读;有人在准备高考的同时也准备出国,想等着两边结果都出来之后,比较一下选哪个比较合适,这都无可非议吧。
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
而且,我国的志愿填报规则,对考生仍然不够友好——根据我国绝大多数现行的平行志愿填报规则,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服从调配,就极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去;如果选择不服从调剂,就很容易因为不愿将就专业直接在第一轮填报时就被退档,只能等着征集志愿的时候,看看有没有人家挑剩下的学校可以选。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求人家一次选到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复读就说人家不诚信,明显不合适。
其实,给考生更多选择,与避免教育资源浪费之间,并非绝对对立,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度调整来实现两者的共存,例如实行超录——比方说如果计划招100人,可根据往年的报到率适当增加名额,以应对考生中即将出现的爽约行为,争取最后招够100个实实在在来报到的人,尽量不浪费招生名额。
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院校决定录取,但还未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增加“联系考生”这一环节,询问考生是否愿意就读有意录取他的院校和专业。如果接受录取就要来报到,否则要被收取违约金,或者接受其他的违约惩罚;如果考生拒绝被录取,就直接跳过这个人,不让他的分数拉高最终的分数线。
对于以上两点建议,有校方和个人曾提出过质疑,首先,超录行为的本质是为了抵消潜在的“爽约”考生造成的名额空置。那万一来报到的人真的特别多,真的就超录了,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宿舍安排等造成了负担,怎么办?而对于“提前联系考生”的建议,有人则认为,这会在短时间内给负责录取工作的人员增加巨大的工作量,造成压力。
这类质疑,其实就是把校方及相关人员的短期利益置于考生的长期利益之上的一种思维。用高校的超录和相关人员工作量的增加,来换取一批学生的未来,这是值得的。而且,有关部门也完全可以给予财力、人力支援,帮助学校克服困难。
从长远角度来看,可以整体改革高考录取制度,直接把录取通知书的性质由“通知”改为“请柬”,让足够优秀的学生可以同时收到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然后从容做出选择。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填志愿的时候安心地“冲高”、“保底”、选择专业,不用再过于害怕会被自己不喜欢的院校或专业录取。
在美国的大学录取制度下,学生可以同时收到多个学校offer,然后在其中选一所学校就读,所以也就不存在“放鸽子”的问题了
↓↓↓ 还没完,末尾有福利!
识别二维码,或“阅读原文”,参与腾讯新闻天天领现金红包活动!